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产品逆袭欧美市场
一块金属模块,如何让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减少90%以上?重庆辉虎催化剂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辉虎催化剂”)用十余年给出了答案。近日,记者走进辉虎催化剂,探寻该企业是如何凭借一块“绿色催化剂”,打破外资企业对高端尾气催化技术的垄断,领跑国际排放技术。
2011年,辉虎催化剂落户垫江,以机动车尾气净化为主导产业,专注于摩托车和汽车三元催化剂、汽车消声器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。
三元催化剂作为该公司的核心产品,被称为汽车尾气“净化器”,通过内部贵金属涂层的氧化还原反应,能将一氧化碳、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、水和氮气。这种技术不仅大幅降低尾气污染,更成为全球严苛排放标准下的“通行证”。目前,该催化剂已通过中国国6B、欧五+等全球最严苛排放认证,甚至反向出口至欧美市场。
这一成功的背后是辉虎催化剂对技术话语权的执着追求。
最初,国内高端汽车催化剂市场一度被外资巨头垄断,国产企业大多困于低端代工。“没有核心技术,利润空间被挤压到不足3%。”辉虎催化剂总经理李进回忆道。
与此同时,排放标准不断升级,也在倒逼尾气处理技术进行创新攻关、迭代升级。辉虎催化剂要想摆脱双重困境,唯有掌握核心技术。
作为国内少数能同时生产汽车、摩托车三元催化剂的企业,辉虎催化剂决心聚焦尾气处理这一细分领域,将“减碳”目标转化为技术攻坚方向。
2012年,企业成立了技术中心,主要用于催化材料的设计开发,催化剂配方的设计开发和催化剂的应用匹配。整个研发中心配备了摩托车催化器、汽车催化器研发测试设备50余台套。
针对微车尾气处理难题,公司研发出国内首个微车国六低贵金属催化剂,让成本降低30%的同时,性能也得以同步提升。该催化剂是利用“贵金属-催化材料-催化助剂”的协同增强技术,开发出“原子态贵金属定点负载技术”所研发的成果,它可以净化发动机排出的约95%废气,在满足国六排放法规的条件下,与传统汽车催化剂相比,它具有成本低、性能优异、耐久性强和适用车型范围广的优势。
在技术突破的背后,又是怎样的核心力量在支撑着企业跨越壁垒?辉虎催化剂的答案是:“人才+专利”决定技术高度。
近年来,该企业通过与天津大学、重庆科技大学等开展校企合作、专项引进等方式,组建起一支32人的高端研发团队,其中博士、高级工程师占比超40%。同时将每年销售额的5%投入研发,建成全工况模拟检测平台等设施。
这一个个策略也催生出累累硕果:公司累计获授权专利30余项(含4项发明专利),20项产品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,10项入选重庆市重大新产品名录。
面对新能源汽车崛起带来的行业变局,辉虎催化剂选择继续深耕“专精特新”。
“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混动车型,尾气处理需求仍将长期存在,我们将持续优化催化剂性能。”李进透露,在接下来的3年里,企业将对现有生产设施进行升级改造,同时加大研发投入及扩大客户群体,逐步将汽车消排系统年配套产能和产值实现翻两番。
辉虎催化剂在面对外资巨头技术封锁、排放标准不断升级的情况下,却将“减碳”化作利刃,劈开前行道路。通过校企携手、广纳贤才,每年拿出销售额5%投入研发,逐步筑牢技术基座。?
新能源汽车浪潮来袭,行业风云变幻,辉虎没有安于现状,而是持续锚定“专精特新”,打磨催化剂性能,立下未来三年产能与产值翻倍的壮志。它敏锐捕捉市场风向,不断投入创新,得以在竞争中崭露头角。?
辉虎的成功,是垫江民营企业在环保技术领域的奋进缩影,彰显垫江民营企业凭借技术钻研、人才汇聚、战略布局实现厚积薄发的生存之道,为更多企业提供了发展范本 。